巍巍的乌蒙高原,有这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“数字小院”,一群职校学生在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培育下,走进乡土中国深处,“自找苦吃”,下地能干农活、坐下能写代码、登台可侃侃而谈。
连接市场,连接世界,连接未来,“数字小院”正在把大数据这一重要音符融进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进行曲。
暮春时节,来自云南开放大学的48名老师,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螺蛳村“数字小院”。下午3时,“数字小院”内,杨黎、陈萍等学生娴熟地介绍“数智学徒”项目,不时赢得参观团的掌声和惊叹。
与普通学生相比,这群学生显得有些狼狈——鞋子和衣服上沾着不少泥土,晒得黑红的脸流着汗珠。
“……大家可能也看到了,我们的衣服比较脏,这是因为我们刚从地里干活回来。”陈萍完成对项目的介绍后,一句话破解了来访者对同学们略显“邋遢”外表的疑惑。
在这之前,杨黎和七八名同学都在“数字小院”周边平整土地。自从流转了这片30亩的土地后,除草、翻土、起垄……他们已经陆续干了1个多星期。
听完同学们的介绍,云南省开放大学统战部工作人员赵一璇感触良多:“今天很受震撼,作报告的竟然是一群职校学生。他们不仅专业而且成熟,对大数据的应用掌握得十分透彻,给我们很多启示。”
当天下午,“数字小院”与银行的融资谈判也同时进行。另外一路同学则跟随陈老师前往银行,上了一堂关于融资谈判的“金融课”。
孩子们口中的陈老师,是致公党中央十六届农业农村委委员、毕节市政协委员陈德晖。
“首先要把手弄脏。”陈德晖在带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,也给他们提供社会练兵的机会:“无论是产业数字化,还是基层治理数字化,都要沉到一线,去看看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否解决现有问题。”
这个下午,这些职教学校的学生以“C位”扮演着项目路演、参观接待、融资谈判等角色,这样的场景在“数字小院”时常上演。
连接市场——
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新载体
2018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统一战线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。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,加大对毕节帮扶力度。
2019年8月,致公党中央将朱昌镇双 百度